来自智渔鲶鱼们的灵魂拷问(下)
智渔的鲶鱼们还在持续的思考与提问中。上期的灵魂拷问🔗实习生们关注的是智渔如何解决问题,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伙关系,以及如何以持续的内驱力推动目标由小至大的一步步完成。做足准备工作,深挖看到的表象,不断地快速迭代。这是智渔的“老”员工们经过多年在一线打拼,逐步积累下来的可贵品质,也是智渔这些年持续生长的关键动力。
这期我们继续介绍两位鲶鱼,跟随他(她)们,我们将走进智渔具体的工作场景中,从传播到一线渔村的走访、记录,一起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智渔“大片”背后的工作理念与故事。同时,今天的两位重磅鲶鱼在提问与寻求解答后,对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里所呈现的,便是鲶鱼们总结问答与思考后,那些触及“灵魂”的,他(她)们理解的答案。
鲶鱼3# 东妍
本科物理专业的东妍来到智渔成了传播团队中的“万金油”。从推文编写、公众号运营,到线上实习生组织联络,再到参与各种社区调研活动和有关“渔光一体”的桌面调研工作,可以说是在组织中处于绝对枢纽型的生态位,线上线下全有份。
在中国传媒大学学习传播心理学的小黑,是十足的海口本地人,看他的网名就可见一斑了。拥有丰富的新媒体传播与社群组织经验的小黑,到了智渔发挥他的特长,主要参与机构的传播、公众号策划与实习生共学共创的社群运营协作,他深度且细致的思考帮了大忙。
鲶鱼的思考:
从现实的业务角度出发,智渔过往传播内容中项目内容的缺席,导致在传播面向上存在一定的单一化。智渔需要对外展现更多的专业性和更立体的机构形象,让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公众等能够更清晰的了解到智渔在做什么、能做什么、做了什么,这使传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挑选两篇印象最深刻的公众号文章”这个任务下,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吃鱼有范的文章标题。
我们偶尔会讨论,如何能让智渔拥有更加明晰的品牌形象,探讨到品牌形象肯定就会涉及传播的方式,比如文章选题、文风、用语措辞等等。吃鱼有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品,一直在以其独特的自运营逻辑在产出内容,特点也就格外鲜明。
换个角度去想,吃鱼有范能否代表智渔的品牌形象?我觉得可以但不完全,甚至可能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部分。在我的想象中,智渔的形象应该是更加立体的,它就像一个活泼生动的人物,有可爱、生活化、不拘一格的一面。如吃鱼有范一样,用极为亲民、略带调皮的语气和故事讲述手法,与受众相处成朋友;也有专业、认真、严谨细致的一面,像一个对自己有着严格要求的职场大佬一般,给受众可信赖、可托付的感觉。不同的面相泾渭分明,但又独立鲜明,如人一般,我们在承担不同角色、面对不同对象时所展现的性格特色,其实可以成为传播策略中的一环。
在破碎化阅读和表达的当下,语言组织的能力和情感表达的能力都在大幅度的退步。也恰恰是在写读后感的这个过程,觉察到自己之前大部分仅浮于表面的阅读,并没有触碰到文章的核心观念、内含的情感。当慢下来,不断去回顾、去咀嚼“让渔回家”的项目,我也能代入到情境之中,开始真正去思考渔业渔民与海洋的问题,经济产业、人与环境的问题。
最有启发的是团队2019年初对“让渔回家” 最初的思辨笔记,以及《为什么要让渔回家》、《让渔回家,回谁的家》那几篇文章。我真切而深刻地感受到了团队在决定启动这个项目时澎湃激昂的情感——我似乎也冥冥中感到了“那个价值观在逐渐清晰、具象起来”。
让渔回家,并不仅仅是让“鱼”回家,让渔回家关注的不仅仅是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它同时关注渔业、渔村、渔民,从经济、产业、人文的角度,引导公众去思考人与海洋环境的关系。让渔回家这一项目运用纪实影像展现渔村人文风貌,例如鲜少被关注到的渔民生活、渔村民俗以及渔民“做海”、“吃海”的画面——包括渔民海上作业、分拣渔获、码头拍卖等。而当这根植于海滨的渔村文化、渔民对海洋的深厚情感通过影像传递时,大众也能深刻感受到渔业面临的挑战,并被渔业、渔村、渔民的生命力所吸引、震撼。
于是乎,镜头不仅仅只是记录了当下渔村的风貌,或许拉长时间的尺度来看,还捕捉到了蓝色星球上这样一群依海傍海的人们,通过记录他们生活的酸甜苦辣,一张张承载了渔民渔村传统文化的照片永远定格在了时间的长河之中。
让渔回家之所以是通过影像,而不是通过数据报告的方式呈现,也不是宣教式的把渔业渔民所面对的问题直接抛出来并层层剖析。正是因为这些影像直观、质朴、生动,却极具冲击性、力量感十足,当我们有代入感地去看这些照片,真正地与他们所共情,才能设身处地去理解、去思考。
▼ 延伸阅读
这个问题基本贯穿了我的整个工作过程,尤其是在做公众号项目板块分类的梳理时,项目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如何从中提炼出关键的共同要素作为一级维度,要如何向不同受众展现我们的专业能力,都是让我花了很多时间思考的问题。
但由于对每个项目的背景和主要工作不甚熟悉,我在分类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韩寒的分类出来后,仔细研读对比了一下,这一过程其实让我对机构的整体项目,甚至历史演变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智慧渔业”分栏,调整过后里面包含了“文昌调查”“巡塘宝”等内容。相对于最开始的分类,这一概括更加的“高度”,因为原先的“巡塘宝”是作为单独的“过往项目”进行呈现的,忽略了其与现有项目之间的关联。
对于受众来说,什么样的“标签”才能更有助于他们了解智渔在做什么呢?回到我自己,当别人问我,我在智渔做什么,或者智渔是做什么的时候,我一般会说“做渔业研究的”,还会特别说明,是带三点水的渔。
我开始思考,“渔业研究”四个字能否概括智渔的现有工作?在广义的定义下,我觉得是能的。在智渔,所有的工作都离不开“研究”两个字,这是众多工作推进的出发点,甚至也是最终的落点。或许绝大部分的NGO都是这样,以研究为起点,尝试将研究与行动相结合,真的去给社会带来一点改变。
本文由智渔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作 者丨吴东妍、陈建峻、郭 慧排 版丨易凤婷感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对智渔提供支持